Monday, December 19, 2011

兩分鐘反思: 恩典和真理


「道成了肉身,住在我們中間,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。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,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。」(約翰福音一:14)

  如果我們身邊的人,特別是教會裡的同工犯了錯誤,我們應當如何處理呢?在這點上,人們很容易採取兩種不正確的處理方式,其一是息事寧人,把錯誤掩蓋過去;其二是得理不饒人,對犯錯誤的人窮追猛打。這兩種做法都是於事於人沒有好處

  哪更好的方法是甚麼呢?--耶穌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榜樣。在與因行姦淫而抓的女子對話時,耶穌說:「我也不定你的罪。去吧,從此不要再犯罪了!」(約翰福音八:11b)這是一個恩典和真理相結合完美例子。不定罪是出自恩典,要求這個女子不能再犯罪,是出於真理。這兩者缺一不可。光有恩典而沒有真理,就一定會走向混亂;光有真理而沒有恩典,就必然會導致冷漠。

  耶穌是恩典和真理的化身,跟隨祂的人也當努力學習如何應用恩典和真理來待人處事。

Thursday, December 15, 2011

兩分鐘反思: 接受批評

喜愛管教的,就是喜愛知識;恨惡責備的,卻是畜類。(箴言12:1)

    被別人批評,不論對方是出於善意還是惡心,都是不好受的,因為畢竟是有人認為我們沒有做好。但是如果能夠坦承和謙卑地面對批評,我們的靈命就一定會因此而 提升。拿單是曾經嚴厲批評大衛的人,但大衛並沒有排斥他。當大衛年老快要過世的時候,拿單還可以進入他的內室向他進諫。可見大衛對拿單是非常信任的,這也 表明大衛願意接納批評者,體現了一位屬靈領袖的風範。

    每個人都難免會犯錯,若能正確接受批評,就可以像大衛那樣從錯誤當中走出來,最終還是得到神的贊許。否則的話,如果我們一味為自己開脫,就很有可能一錯再錯,品性也會變得越來越苦毒,這是於己於人都沒有益處的。


所有旅氏之信仰反思及写作,已经综合归入旅居随语网页,欢迎造访。

Friday, November 25, 2011

兩分鐘反思:虛浮的榮耀

「凡事不可結黨,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;只要存心謙卑,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。」(腓立比書二:3

  不要貪圖虛浮的榮耀,這是我們都十分清楚的。但在實際操作當中,我們卻往往深陷其中而不自知。想想我們今天的教會,有多少是熱衷於建造教堂,而忽略了屬靈根基的建設?有多少是誇耀於統計人數,而輕視了生命的實質改變?這些都是追求虛浮榮耀的表徵。從個人的角度來看,我們又有多少時候是在他人的掌聲中沾沾自喜,而忘卻了神對我們呼召的本意?

  虛浮的榮耀正在侵蝕我們的教會和個人,難怪今天教會和基督徒對社會的影響力越來越小。要復興教會和個人的靈命,就首先要從革除對虛浮的追求開始。

兩分鐘反思:合一

「凡事不可結黨,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;只要存心謙卑,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。」(腓立比書二:3

    很多時候,我們會認為,合一就是一團和氣,沒有不同意見。其實,缺乏不同的聲音是危險的。許多異端的形成,就是因為人們附和一個意見,在真理上出現偏差的結果。

    一個成熟合一的團隊,是一個懂得表達和處理不同意見的團隊。合一的對立面不是出現了不同的意見,而是結黨。結黨就是拉攏與自己意見相同的人,去排斥那些持異見的人。結黨的心態就是只有我是對的,你與我意見相左就是故意與我作對,我就要設法把你排除在外。結黨往往是從對同工的抱怨開始的。當我們對同工有負面情緒的時候,必須要非常小心處理。否則很可能會在無意中就會墮入這一結黨的陷阱。

Tuesday, November 22, 2011

兩分鐘反思: 好和更好

「穿上了新人。這新人在知識上漸漸更新,正如造他主的形像。」(歌羅西書三:10)

有一次無意中聽到一位富翁談論生財之道,他大概的理念就是:一個人若以有錢為樂,就不會發財;但他若以賺錢為樂,就很有可能發迹。

    同樣的原理其實也可以應用於基督徒的靈命成長。每當我們滿足於自己已經所作出的努力,認為自己為神擺上的已經足夠多了,這就是我們停止長進的時候。

    有一句話很有哲理,也很有意思,這句話是「好是更好的敵人」。 願我們在屬靈追求上,都不僅僅滿足於「好」,而是要以「更好」爲樂,日漸與耶穌的形像靠近。

Thursday, November 3, 2011

兩分鐘反思: 主動認錯

(聖靈)既來了,就要叫世人為罪、為義、為審判,自己責備自己。 ( 約翰福音16:8 )
 
    
在人的本性裡,都有推卸責任和不承認錯誤的傾向,我們只要看看亞當在犯罪以後對神的回應,就再清楚不過了。聖靈的工作之一,就是為了要改變我們這個秉性。

    從個人的成熟度來講,一個讓聖靈掌管的人,一定會時常意識到自己的虧欠,而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。當我們時常這樣做的時候,靈命也會不斷長進。

    從團隊侍奉的角度來看,許多的紛爭都是因為大家不願意承認錯誤導致的。許多人不願認錯,是出於面子上的問題,覺得自己的地位會受到威脅。其實,一個願意承擔責任的人,只會在同工的心目中建立更高的威信,成為更好的領袖。

    所以,為己為人,主動認錯都是大有好處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