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uesday, March 29, 2011

兩分鐘反思:交流的原則


回答柔和,使怒消退;言語暴戾,觸動怒氣。”(箴十五:1)

前一段時間,大女兒常做的作業是分析事實意見的區別,我覺得這樣的練習很有意思,我們中國人往往在這方面的缺乏意識,時常把自己的意見當作事實,導致在交流上產生不必要的衝突。剛來美國的時候, 我就得到一個忠告:在討論事情的時候,可以說我不同意但不可說你不對。我覺得這個忠告非常精闢, 我們在侍奉中也當盡量以此原則來表達不同意見。若我們能時常注意交流的方式, 許多的爭吵是完全可以避免的。

除了表達方式以外,有另外兩件事是我們中國人時常忽略的:分享功勞及承認錯誤。把功牢和榮譽分給別人,不會讓他人減少半分對你的尊重和感激, 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, 也不會讓他人對你產生鄙視和猜忌。恰恰相反, 當我們願意分享功勞和承認錯誤的時候, 我們往往會贏得更多的信譽, 讓團隊更加團結合一。

願我們都時常調整自己的心態, 使我們的言語時常造就他人。

Monday, March 21, 2011

兩分鐘反思:明白神的旨意

不要效法這個世界,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,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、純全、可喜悅的旨意。”(羅十二:2)

  一個基督徒,不論信主時間的長短,都會想要明白神的旨意。但怎樣才能做到呢?在大多數的教會裡,我們時常聽到的教導是這個良方:讀經和禱告 = 明白神的旨意。這個教導當然沒有錯但卻非常不全面我們可以想想,如果這個公式真的那麼靈,法利賽人就應該是最明瞭神的旨意的人了。

  讀經和禱告固然重要,但如果沒有心意的更新變化,讀經和禱告都是徒然的。帶著心意而更新的態度讀經,我們就會把聖經讀到心坎上,而不是讀到腦袋裡;我們就會用手和腳來讀,而不是用眼睛和嘴巴來讀。帶著心意而更新的態度來禱告,我們就會首先省察自己心靈的不足,而不是注重供應的不夠;我們就會詢問神要我們做甚麼,而不是強求神為我們做甚麼。


        具體地說, 每當我們讀經的時候, 如果讀到的教導, 是與我們的理智、經驗或傳統不相符的, 或者是我們認為自己無法做到的, 我們當如何作出判斷呢? 如果我們有心意更新而變化的心態, 我們就會以這些教導來改變我們的世界觀、價值觀和人生觀, 否則我們就會只把這些教導當作聖經知識來接受, 與實際生活無益。禱告也一樣, 以心意更新而變化的心態來禱告, 我們就會求神改變我們, 而不是要神改變計畫, 我們會留心神通過聖經或他人對我們所說的話, 而不是只顧自己說了算

  願我們都一同以心意更新而變化的心態來察驗神的旨意。

Friday, March 18, 2011

兩分鐘反思: 放下自我

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”( 腓二:5)

    基督耶穌的心是怎樣的心呢? 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放下自我,祂本有神的形象,但卻取了人的樣式,祂本可要求父神將十字架的苦杯拿去,但祂情願按父神的旨意去做。這是一個忘我的境界,也是我們需要效仿的。

自我是一個很難對付的東西,仔細地來看看這個,把它從中間分為兩半,就是。手裡拿著槍,那就是我。因為這個緣故, 每當我們受到批評的時候,就往往會操戈相對,雖然不是大打出手,但至少是心裡憤憤不平。這是我們的老我在作怪。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,就是要克服這個老我,使我們能以愛心、寬容、信任來接納人。這是不容易做到的, 但有甚麼來自神的教導是容易做到的呢? 讓我們一起鼓勵,一起監督,戰勝老我,榮神益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