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哈曼見末底改不跪不拜,他就怒氣填胸。他們已將末底改的本族告訴哈曼;他以為下手害末底改一人是小事,就要滅絕亞哈隨魯王通國所有的猶大人,就是末底改的本族。」(斯三:5-6)
人與人之間相互尊重,是和睦相處的重要基礎。但很多時候,我們強調自己應當受到尊重,放不下架子,就往往會引發紛爭。我們的架子可能是源自地位、年紀、功勞、教育、資歷等等。哈曼心中的架子導致他最後被掛在了一個他自製的木頭架子之上。這是值得我們借鑒的。
與哈曼形成鮮明對比的人物是但以理,他大有智慧,曾為巴比倫王解決了曠世難題。但之後好像卻被遺忘了,王再有問題的時候,每次都是到了走頭無路時才想起但以理。但以理並沒有居功自傲而抱怨,而是一如既往地完成他的使命。他的品格讓他經久不衰,是我們當效法的。
在教會裡,提倡互敬互重,且願意放下自己的架子,才可以真正經歷到團結合一。